1 頁 (共 1 頁)

電檢條例|台短片《赤島》被指「煽惑憎恨」拒上映 導演:就是活生生的箝制案例

發表於 : 週六 8月 09, 2025 4:30 pm
matrix
電檢條例|台短片《赤島》被指「煽惑憎恨」拒上映 導演:就是活生生的箝制案例

全文:https://tinyurl.com/2ru2fx3j

原定本月中在「夏日國際電影節」放映,講述台灣家庭的電影《我家的事》,主辦機構香港國際電影節昨(6日)宣布,電影因未能符合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的修改要求,而取消兩場放映。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回覆指,不會就個別影片的申請及檢片決定作評論。片方今中午在社交平台發表聲明,指「因畫面用字無法通過電檢」,片方「為保持作品完整性無法配合修改」而取消放映。

電檢條例於 2021 年修訂,規定檢查員須考慮影片上映會否「不利國家安全」。翻查資料,連同《我家的事》,自 2021 年起,至少七部台灣電影因電檢而取消放映。其中包括台灣首部婚姻平權紀錄片《同愛一家》、短片《美豬肉圓》、《赤島》、移工紀錄片《逃跑的人》、黃信堯紀錄短片《唬爛三小》、及疫情紀錄短片《隔離丁尼》。

大部分影片因電檢而取消放映。其中,《赤島》以台灣的白色恐怖史實為背景、投射對未來的想像,講述台灣政權易手下,父親探望被控顛覆政權入獄的兒子,因未及在 2022 年 6 月鮮浪潮放映前獲准映證而須取消。《赤島》導演吳季恩首向《集誌社》透露,當年在原定放映的一個月後,收到電影報刊辦回覆,拒絕核准影片上映。

吳季恩引述電影報刊處決定指,《赤島》旨在描繪兩岸統一後,台灣人民在極權政府統治下生活悲慘。檢查員認為影片的情節和拍攝客觀效果,是煽惑觀眾憎恨、藐視或不滿中央人民政府,對實現兩岸統一產生怨恨及反感,甚至認為必須抗拒兩岸統一,才可避免影片描繪慘況成真,因此影片相當可能削弱觀眾國家安全意識和對國家統一的重視,甚至煽動或鼓勵觀眾作出抵抗及破壞實現兩岸統一的危害國家安全行為和活動,不利於國家安全,基於上述考慮,認為不宜上映。

他續指電影報刊辦稱,已充分考慮影片整體內容、意圖和相當可能對觀眾產生的影響,而已廣泛流傳的故事大綱已清晰表達影片欲傳遞的訊息,和導演意圖宣揚反對國家統一的立場,認為經任何修改亦不足以解決導致影片不宜上映的問題。

吳季恩 2022 年曾接受傳媒訪問,指《赤島》受反修例運動啟發,因憂慮同樣事情在台灣發生,而寫下想像台灣「赤化」的「寓言」。他向《集誌社》表示,當時事隔兩個月收到電檢回覆,只有「果然如此」的感覺,因電影內容明顯,「理由果然就是很直接很荒謬,就是活生生的箝制案例在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