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園形象一落千丈,似乎逃不出「梅菲定律」(Murphy's Law),任何可能會出錯的事都會出錯,話說科技園連日爆出爭議事件,先有科技園逼遷香港唯一紙包飲品回收廠 Mil Mill ,再有高薪CEO被揭將超過100億元資金(佔96%流動資產)放銀行做定期存款),現在似乎又會犯錯了,繼續把Mil Mill事件升溫,唔想畀佢停,有趣的是,雙方也分別舉辦記者招待會。
回看時間序發現,科技園先後多次突襲不果,一系列事件是咁的。
看完時間序,得出以下結論:
1 - 科技園喜歡單方面向媒體做大外宣,務求獨霸新聞標題。
2 - 媒體不受落,總會通報 Mil Mill 喵坊並尋求回應。
3 - 科技園一直沒有正面回應Mil Mill 喵坊的訴求。
4 - 科技園PR是垃圾,沒有之一。
題外話,本土研究社亦鉅細靡遺地列出科技園一些正在「曬太陽」的地皮,我一律視之為射落海都唔益Mil Mill,也反映出這個法定機構的不濟。
香港科技園公司是法定機構,董事局主席由特首委任,董事由財政司長委任,不僅坐擁龐大公共土地資源,更是落實促進創科產業政策關鍵之一,從公共政策角度而言,科技園的管治標準應比一般上市公司更為嚴格。
但見到科技園一系列業餘、不認真、像馬戲團的公關手段,確實不禁令人反問這個機構到底有多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