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23 條被捕者|陳劍琴被退演、被匿名投訴終教學:「我雖勢弱言輕,決不虛作無聲」

發表於 : 週二 5月 20, 2025 3:16 pm
andy0721
23 條被捕者|陳劍琴被退演、被匿名投訴終教學:「我雖勢弱言輕,決不虛作無聲」

全文:https://tinyurl.com/4vefbpu2

去年被國安警引用 23 條拘捕、後保釋的前區議員陳劍琴,今在 Facebook 發帖文,指在表面和諧一切如常背後,「有人被消聲匿跡」。她回覆《集誌社》查詢時指,上周同一日內先後被劇團通知要「退演」,否則戲團會被康文署取消場地;她又被剛開始教學的院校通知,校方高層收到「簡體字投訴信後」決定要終止教學。

陳劍琴承認對情況感「powerless(無力) 同 speechless(無言),除咗接受之外,仲可以做乜」,明知「弊多於利」下仍把事件公開,因「唔係淨係我面對,有好多人有形無形被消失於公共空間,大家唔覺意成為審查、自我審查的一部分」,她憂慮如此只會令公民社會更分散、情況更不健康,強調「雖勢弱言輕,決不虛作無聲」。《集誌社》已向康文署查詢,仍候回覆。

陳劍琴指,她原來有份演出的舞台劇將在下周公演,但早前「一直被 hold 住唔可以宣傳,唔知咩事」,直至上周她獲劇團通知,康文署審查後知悉她有份演出,「要求換走演員,否則會引用條例拒絕租場」。陳憶述對上一次在康文署場地演出是去年 5 月,而她是在去年 6 月被國安警引用 23 條拘捕,但「唔夠膽揣測兩者有冇關連」。

同一天,原本在院校開始兼職教授社會學的陳劍琴,被通知院校高層「收到簡體字投訴信,冇辦法再合作」。她指這類匿名舉報在《國安法》後非常普遍,自己不清楚投訴信內容,曾向院校方面反映,「唔介意問我課堂做乜、我教材亦公開」,但在沒上訴途徑和合理程序下被終止教學。她形容自己角色被動、屬被通知,除接受外別無選擇,形容「係 powerless (無力)同 speechless(無言),仲可以做乜?」。

陳劍琴指最大感受是,明白「我哋被標籤咗『敏感」、被監察住嘅人,係會面對呢啲被壓迫狀況」,但痛心和遺憾合作伙伴一起面對時的態度。她又指,明白不同機構和個人都面對壓力,但「能否唔好排除有選擇、有更好的溝通空間?」,又指「希望大家可以善良啲對被迫消失喺社會嘅人」。

她強調明知自己將事件公開是「弊多於利,或者更加令演出空間、教學機會更低」,但相信「唔係淨係我面對,有好多有形無形、被消失喺公共空間嘅人,係冇講出嚟默默承受」,而若大家成為配合審查、自我審查的一部分,將令公民社會更分散、更不健康,強調「冇嘢值得隱瞞,我哋係需要被見到」。